24小时咨询热线

0536-6217224

米乐m6国际

米乐m6国际

咨询电话咨询电话:13395365635

2024年锂电材料企业年报解读:亏损潮下的突围密码

时间: 2025-08-13 14:53:26 |   作者: 复材制品生产

信息详情

  2024年,中国锂电池材料行业在产能结构性过剩与需求增速减缓的多重压力下,交出了一份“量增价跌”的答卷。GGII统计了2024年中国38家主要锂电材料上市企业财务数据,以剖析行业发展态势。

  2024年,中国锂电材料企业整体业绩承压,四大主材营收合计均出现下滑,其中正极材料下滑超40%,电解液、负极、隔膜分别同比下滑20%、4.5%、11.7%。38家上市公司中,半数企业陷入亏损,正极、电解液企业整体利润为负,负极、隔膜凭借技术壁垒相对抗跌,但盈利也大幅下滑。

  正极材料环节营收和利润降幅最大,主要受锂盐原材料价格大大下滑(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锂盐价格分别约为60万元/吨、10万元/吨、7.7万元/吨),以及电池厂压价影响。其中,三元材料受挫最深,由于2024年正极材料增量市场主要在磷酸铁锂材料,GGII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为246万吨,同比增长49.1%,而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为6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负极材料、隔膜营收和利润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其中,负极材料成本保密性高,价格相对抗压,2024年中国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208万吨,同比增长26%,增量基本对冲了价格下降。

  隔膜在产品结构升级与集中度提升的影响下,上市企业整体小幅盈利。原因:1)2024年隔膜出货量增长30%与价格下滑(湿法隔膜由年初至年底下滑幅度超30%,干法隔膜价格下滑超10%)形成对冲;2)湿法隔膜、涂覆隔膜等高价值产品市场份额占比提升明显,2024年占比超5%。

  电解液及上游材料环节营收下降20%,主要受价格下降冲击,上游材料六氟磷酸锂价格大跌,传导至整个产业链,同时,电解液基本由电池厂指定配方,成本透明度高,压价空间达40%。

  2024年我国磷酸铁锂材料企业亏损收窄,但多数企业依然将亏损,仅湖南裕能、富临精工等少数企业实现盈利;行业毛利率继续下探至3.19%,核心矛盾为供需不匹配导致的价格下滑严重,企业普遍面临着“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挑战。以湖南裕能为例,2024年销量71.06万吨(同比+40%),但营225.99亿元(同比-45%),单吨毛利仅0.24万元(同比-75%)。

  头部企业“以价换量”,通过规模化和技术降本来抢占市场,而中小企业成本倒挂,面临出清风险。如2024年湖南裕能产能利用率达101%,通过“二次烧结”工艺降本,单吨成本2.88万元,而同行企业一般单吨成本高于3万元。

  2025年在镍钴涨价的背景下,磷酸铁锂材料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扩大,虽然部分企业出清,但产能依然充裕,在此背景下,下游企业更青睐优质产品,磷酸铁锂材料高端产品应用持续加速。

  2024年中国三元材料上市公司营收规模合计510.75亿元,同比大幅度地下跌49%;上市公司亏损面继续扩大,6家企业中亏损企业达4家,行业毛利率继续下探,多数企业毛利率不足10%。

  头部企业坚守高镍路线,加速开发适配机器人等新需求的技术,并全面推进全球化布局,全力实现“突围”。如容百科技不断优化客户及产品结构,2024年,公司9系以上超高镍产品出货达到2.7万吨,占比提升至23%。同时针对市场比较火热的中镍高电压产品,公司已实现系列产品的规模化量产,通过丰富产品矩阵来提升盈利能力。

  部分二线企业高库存+低产能利用率导致企业连续亏损。2023年企业高价囤积的碳酸锂库存(均价40万元/吨)在2024年减值严重,如振华新材、当升科技存货跌价损失数亿元。

  2024年中国负极材料市场呈现营收微降、毛利率韧性凸显的特点。2024年8家企业负极材料业务营收合计410.85亿元,同比下降4.53%;平均毛利率23.62%;企业整体净利润29亿元,同比下滑44%。

  近年来,我国负极材料一体化产能迅速增加,行业内企业产能利用率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趋势,部分新入企业以及石墨化外协加工厂商产能利用率不足,而头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厂商持续进行大规模产能建设,通过新设备、新工艺的一体化生产基地,实现降本增效,对传统生产基地进行改造。如2024年贝特瑞负极材料产能利用率达90.41%,而尾部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60%。

  在激烈的竞争中,负极材料企业通过改进工艺与设备、优化原料供给和选用、提升石墨化自供率,以及海外建厂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

  2024年,中国6家有锂电隔膜业务上市公司营收合计157.89亿元,同比下滑11.68%;净利润仅8.3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85%,毛利率跌至15.27%,创新低。

  价格下滑是利润大跌的主要因素,以恩捷股份为例,2024年公司锂电隔膜销量达88.25亿平方米,按营收82.55亿元计算,产品单价仅为0.935元/平,较2023年的1.63元/平下降42%。

  2025年干法隔膜价格已小幅上涨,而湿法隔膜依然竞争激烈,价格预计会继续下降,同时市场进一步向TOP5企业集中,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大。

  2024年中国10家电解液及上游材料上市企业相关业务营收合计292.39亿元,同比下滑20%;行业毛利率9.75%;10家企业亏损9.34亿元,其中电解液企业微弱盈利,而上游溶质、添加剂等化工材料企业基本亏损。

  展望未来,电解液产业链头部企业将继续凭借优质客户、全球化布局、技术储备(LiFSI、固态电解质等)、产业链整合等优势来提升竞争力,而尾部企业在价格倒挂与资产减值中逐渐出清。

  注:表格中拆分了部分企业锂电材料业务,营收合计数据以其锂电业务计算,净利润、应收账款为企业整体数据

  总体来看,2024年在产品价格下行压力下,锂电材料行业普遍处于微利、负利阶段,行业洗牌加速,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若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材料企业还需通过技术升级(如高镍、快充、固态电解质)、全球化产能布局及产业链整合进行突围,唯有兼具技术创新力、成本控制力与海外运营能力的企业,方能穿越周期,实现良性的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作为兼顾成本、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与安全性的新一代锂电正极材料技术路线,磷酸锰铁锂正从技术储备走向多元化的商业应用舞台。上市公司领跑磷酸锰铁锂走向量产最新市场动态显示,以德方纳米、容百科技为代表的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深圳市皇庭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皇庭国际”)与深圳市尊光固态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尊光固态电池”)签署增资扩股协议。本次协议的签署,是在皇庭国际“123”

  近日,印度尼西亚国家消费者保护局(BKPN)宣布,将协调10亿美元及以上资金,用于在该国农村及岛屿地区推广离网太阳能+储能项目。中国电池制造商和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亿珑能源公司(ElongPower)于7月8日披露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英联股份表示,近日,子公司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有限公司与某知名圆柱电池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暨复合集流体项目。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英联”、“江苏

  2025年1—6月,贵州省用电数据持续攀升,全社会用电量达1004.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3%。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9.35%,铝冶炼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3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7.63%,磷化工产业用电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4日消息,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显示,其共同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张宝被立案侦查。据了解,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研发和销售,于2022年9月在科创板上市。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8月1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贵州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管理办法(试行)》包括总则、培育方向、申报条件、认定程序、培育管理、附则,共六章19条。《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六大产业基地”“富矿精开”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决

  【摘要】零碳园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横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多领域,涉及理念、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系统性变革,受到市场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续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一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30日,宁德时代披露2025年上半年财报,总营收1788.86亿元、同比上涨7.27%,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上涨35.62%。其中海外增势明显,海外营收同比增加了21.14%,达到612.08亿元、占总收入的34.2%。而根据公开披露信息来看,宁德时代仅上半年储能产品销量可能超过54GWh,284亿元营收较

  困在中试阶段的“死亡谷”。两家上市公司前后脚宣布固态电池的合作项目“黄了”。近日,安孚科技公告其合资设立的新型电池中试平台终止合作。而在不久之前,蠡湖股份也宣布转让其从事固态硫化电池研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9日,陕西省白水县发布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四次会议第19号提案办理情况,提到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鼓励参与绿证绿电

  本文来源:鑫椤锂电宜春枧下窝矿终于正式公开宣布停产,周一碳酸锂期货、期权均出现涨停。从7月反内卷到8月初末日轮期权,再到上周末的官宣,江西锂矿采矿权事件的靴子终于落地,无人机满载而归。从对供应

  作为兼顾成本、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与安全性的新一代锂电正极材料技术路线,磷酸锰铁锂正从技术储备走向多元化的商业应用舞台。上市公司领跑磷酸锰铁锂走向量产最新市场动态显示,以德方纳米、容百科技为代表的上

  8月11日上午,国内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触及涨停。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有哪些“暗流涌动”?8月11日,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表示,其在宜春项目(枧下窝矿区)采矿许可证8月9日到期后,已暂停了相关开采作

  一份看似宣告旧时代落幕的成绩单,正摆在全世界汽车与能源行业的案头。2025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格局愈发清晰。曾经的行业霸主——日韩电池领域的四大企业LG新能源、SKOn、三星SDI、松下,正经历一场

  8月8日,孚能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半固态电池产品目前已获得广汽、东风、三一、一汽解放、美国头部eVTOL客户、国内头部飞行汽车客户、上海时的、吉利沃飞等多领域客户认可,形成规模化出货。此

  8月5日,上汽全新MG4开启预售,预售价7.38万元—10.58万元,与上一代车型相比,全新MG4预售价进行了大幅度降低,预计将于9月正式上市。在预售发布会上,MG品牌自信放线万级纯电两厢车市场

上一篇:安达股份冲刺北交所IPO 大供应商采购数据披露存差异

下一篇:辰奕智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相关产品